(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分会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共同发起的“长效共生与价值创新”向村而行文旅沙龙日前在杭州举办,十余位来自文旅规划、乡村建设、艺术乡创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企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与产业、在地文化内容、消费市场数据和用户需求等要素,通过长效运营体系的设计,支撑起与乡村相关文旅项目的可持续、长期化发展,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世界性表达和可视化转化。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四位专家,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专业领域的相关实践经验与独特见解。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分会会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从国家针对乡村发展的各项重要文件指示精神出发,以其在四川省宣汉县白马花田文创乡建的社会实践为例,强调了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不是把文化资源直接变成文化产业,而是将文化这种新的生产要素与相关产业进行有效结合。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朱倩倩介绍了自己参与编写的《中国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报告2020》以及其正在研究的“数字创意赋能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模式路径”,她认为乡村振兴中的“长效共生与价值创新”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重要课题。
北京大学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李祎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北大信研院开展的无接触配送系统的技术开发,总结提出长效共生的机制,离不开产业的连接。他表示可以通过科技+文化赋能产业的方式,连接后疫情时代城市的美好生活和乡村的特色发展,将城市快速发展集聚的势能,向广大的乡村地区延展和释放。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负责人戚建飞分享了近年来在浙江地区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历。他认为乡村长效共生的基础是宜居。浙江以“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智慧门牌”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建设载体,对乡村生态空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进行系统性重塑,构建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同体”,显著增强了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参考借鉴。
除了专家学者外,乡村振兴领域和文创产业相关政企人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心得,并从各自业务视角出发,围绕“长效共生与价值创新”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拓展思维,为今后的文创乡建事业积累宝贵的创新灵感。
在沙龙活动的最后,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创分会执行秘书长黄彬彬分享了团队从四川大巴山深处的白马毕城村开始乡创探索,逐渐集结起乡创社群,培育杭州向上文旅有限公司长效运营机制的创新创业历程。
如何通过长效运营体系的设计,支撑起与乡村相关文旅项目的可持续、长期化发展,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世界性表达和可视化转化,成为学术研究和行业机构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命题,“长效共生与价值创新”的理论探索与行业实践也将持续发挥作用。(完)【编辑:程春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