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青松股份宣布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宜,今年以来A股中的“终止定增军团”由此进一步扩容。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5日,今年以来发布定增终止公告的上市公司已有32家(剔除配套融资、收购资产),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
逐一梳理定增终止案例,选择主动“撤单”的有25家,占比逾七成,其中不少公司是在经历交易所严格问询后打起了“退堂鼓”;也有公司因难过“市场关”,直至定增批文到期失效也未实施。另外,多家公司在终止原有定增预案后,将目光投向了可转债、简易程序定增等,以此迂回推进再融资计划。
(资料图片)
批文失效 定增计划频落空
3月10日,手持定增批文的力星股份公告,公司未能在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发行工作,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到期自动失效。而从首次发布定增预案到宣告定增注册批复失效,力星股份的定增事项共历时19个月。
批文到手却未实施定增的不止力星股份。3月11日,百隆东方公告称,其定增事项也因批文失效而折戟。另外,德力股份因再融资方案到期失效而放弃;八方股份、天晟新材分别因批文、发行决议的有效期即将届满,而最终选择终止定增。
事实上,在再融资批文失效或决议有效期将届满的表象背后,相关企业终止定增另有深层次原因。
典型如力星股份。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因头顶“新能源汽车”“风电”两大概念,从事轴承滚动体行业的力星股份股价一度大涨近200%。股价不断攀升之余,公司于2021年8月21日发布了再融资计划,拟募资3.5亿元用于年产6000吨精密滚动体、年产800万粒高端大型滚动体扩建项目等。
但深交所随即发出问询函,对其前次募投项目未产生效益、终止项目并将结余募资用作永久补流等进行质疑,并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项目是否存在重复建设,以及在前次募投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新增产能的必要性等。
在经历方案修订和提示风险后,力星股份终于在2022年3月16日取得了证监会出具的同意注册的批复。而直到今年3月,这场筹划了一年多的定增计划最终还是“泡汤”。在此期间,公司股价也下跌超过50%。力星股份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等多因素变化,公司未能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内完成发行事宜,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
又如百隆东方,其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14%。细看不难发现,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7.69亿元,其中投资棉花期货产生的投资收益约为7.77亿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为7.93亿元,同比下降39.83%。另外,截至2022年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20.72亿元,而长短期债务合计约52亿元。
“好不容易拿到的定增批文,谁也不希望最后落得一场空。”中部地区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达到募资目标,上市公司的机构路演、传递项目价值等操作必不可少。“市场上头部知名企业往往‘一票难求’,定增份额要靠抢,但部分中小企业处境却比较难,实在发不出去,就只能放弃。”
沪上一名资深投行观察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下再融资审核效率持续提升,再融资市场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目前定增批文失效的公司往往市值较小、流动性较弱及题材偏传统,再叠加业绩出现下滑或亏损,这些企业的融资对投资人来说缺乏吸引力。”上述人士表示,市场资金是有限的,发行端的竞争也很激烈,投资人要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参与。
审核难过 主动“撤单”内因多
梳理这批定增无果的公司,在主动“撤单”的25家公司中,一部分是在经历交易所严格问询后打了“退堂鼓”。
以老牌药企海辰药业为例,公司在2022年6月宣布,拟定增募资不超4亿元,用于年产5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抗新冠原料药关键中间体建设(年产150吨)等项目,公司拟借此抓住新能源电池领域及抗新冠口服药领域的发展机遇,完善产品战略布局,稳固公司竞争优势。
随后的审核中,“跨界”锂电的技术和客户储备、新业务与现有主营业务差异及联系以及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等均被交易所重点问询。今年2月14日,海辰药业宣布终止定增并撤回申请文件。
同样,在德联集团定增审核中,深交所也对其募投项目进行了细致“盘问”,要求公司对募投项目是否属于淘汰类产业、是否存在重复建设、是否存在夸大误导性陈述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公司此前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6亿元,用于德联汽车新材料胶黏剂研发和制造项目。今年3月中旬,公司宣布终止定增。
因募投项目无法取得预期收益,永鼎股份则主动“叫停”了再融资计划。公司4月17日披露称,由于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海上风电建设延缓,全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4.07GW,同比下降76%,行业毛利率有所下降,业内企业在建产能较大。公司综合考虑后,认为“高端海缆及陆缆建设项目”已无法取得预期收益,公司原增发方案已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故决定终止本次增发。根据此前公告,公司拟募资不超过10.05亿元,用于投资高端海缆陆缆及系统配套项目、5G承载网核心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另外,帝科股份、华控赛格则分别因董事长被警示和公司被立案调查,而不得不终止定增事项。
迂回推进 另谋融资新途径
定增主动或被动终止后,如何满足潜在的资金需求?一些公司也有“应对之策”。
如龙星化工,其在放弃定增事项后,将目光投向可转债。4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一期)。同日公司也宣布终止此前的定增事项。
长青集团则在3月7日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后,决定筹划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公司4月29日披露简易定增预案,拟募资2.99亿元,用于沂水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二期扩容等项目。
易成新能、新城控股等则是对原定增计划调整后,选择重新申报。以易成新能为例,公司3月31日披露,拟对原有募投项目进行优化调整,进而决定终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随后,其发布的最新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制与生产建设项目(二期)、年产3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宝丰县100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卫东区50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等。之前,公司原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16亿元,投建锂离子电池相关项目。◎记者 李少鹏 王乔琪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