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球滚动:师古不泥古,“穆如清风”端木利银书画展在宁开幕

来源:扬子晚报    时间:2023-06-19 13:32:28

6月18日,“穆如清风”端木利银书画作品展在南京养熙园开幕,本次展览由汉府书画院•养熙园主办。

“今年是我从艺第40年了。”端木利银表示,“借此机会与大家做一次艺术交流。”书画艺术家端木利银197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祖籍南京溧水,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特聘书法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盐商书画院院长。

自10岁起,端木利银便开始了书画印兼修的从艺之道,至今依然在上下求索。“我11岁开始正式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后来又学习欧阳中石先生主编的教材。”端木利银回忆到,“那时候学得很吃力,但现在想想从小没走歪路。”15岁起,端木利银开始学习工笔画学习和创作,之后亦创作山水写意等不同风格的中国画。


【资料图】

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端木利银多重丰富的中国画、书法创作风格,展出的中国画中既有巧密细致的工笔画,也有挥洒自如的泼墨山水,展出的书法作品既有横平竖直的楷书也有纵任奔逸的草书,小斗方、长书卷端木利银都驾驭自如。

这些丰富的创作一方面来源于端木利银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初心,“我常提醒自己要吾日三省吾身,守住初心,必须要有定力,有工匠精神,要对得起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继承好、发扬好才能有创新。”以展出的楷书书法长卷《金刚经》为例,这一卷端木利银前后创作耗时半个月之久,楷书是一种要求创作者有相当定力和静心之境的书法,“我给自己下了个规定,每天最多写五百字,要是状态不好宁愿不写。”端木利银告诉记者,“楷书是正大气象的代表,也是传统书法中最受欢迎的一种,特别考验人的定力、耐力、笔力和创作者的悟性。”

另一方面,端木利银在四十年的学习、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书画研习方法,展出的书法作品中书体众多,不少作品可见颜、柳之风,这样丰富多样的书法风格怎样做到不会相互“打架”?端木利银也透露了自己创作的“妙方”,“书法不仅要入帖,还得会出帖。例如我学柳公权,再之后要学赵孟頫,就要从柳帖中出来入赵帖。我把这个过程叫做格式化,学习新帖从零开始,之后学习都用这个方法,这样十来年后你再综合创作时,就能应用自如。”但这种“格式化”并不意味把过去所学全部抛之脑后,有取有舍更有助于书法研习的精进,“这样不容易走弯路,学得快。”

端木利银除了自己创作书画,也是一名教授书画的教师,从书画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学习书法首先不能有畏难的情绪,“我从事教学也二十几年了,从我的经验来看,每天能平均认真练习半个小时,坚持两到三年就能写出像样的字了。”

近些年来,书法、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不仅是家长愿意让孩子早早的学习书法、国画,还有不少年轻人会跟着网上的教程自学自练,在端木利银看来,国学的兴起繁荣可喜可贺,但他也尤其指出,不管是培训班还是网上的视频教程,都存在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书法、国画学习的选择上我们要有辨识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专业展览,向专业老师请教,参观博物馆里古人的名作。”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师古而不泥古,书画艺术的研习才能事半功倍。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